欢迎访问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7地质队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地矿文化 > 职工文苑

游桐城

发布时间:2016-03-10 15:38:27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信息作者:王宏霞 访问次数:1612 字体大小:

 

 

 

每回过完春节后,就眼巴巴地盼望着“三八”节了。每每这时单位工会和女工委就会组织全队女职工出城小游。今年去的正是心中早已向往的“文都”桐城。

桐城历史悠久,文风自古昌盛,而“桐城派”更让这座小城在历史的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光彩夺目。“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亦称“桐城古文派”。桐城派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闻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的地位其代表人物有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被尊为“桐城四祖”。

进入桐城市区后,首先去的是明清以来当地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文庙。其雄居市中心,正对着繁华的商业街区,有着闹中取静的意味,而在这一进一出之中,仿佛有种从现代穿越到了古代的感觉。

离开文庙之后,我们来到相距不远的,闻名的“六尺巷”。有名的“父子宰相”,张英和张廷玉拆墙退让邻居三尺的故事,在如今已远远超出其本意,成为彰显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美德的见证。而在建立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这种谦和礼让的传统就更需要发扬光大!

在这一天游历的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稍显偏远的“孔城老街”。孔城老街有着1800多年的历史了,在明清时期商贾云集,它作为当时连接巢湖地区和长江地区的重要水运码头,热闹非凡。老街绵延数里,共分为十甲。其街道路面皆为麻石所铺。甚为遗憾的是,我所到之时,因年久失修,见到的老街基本上人去屋空,破败不堪,唯有那被无数脚步打磨得十分光滑的石板路见证了古镇老街曾经的繁荣

静静地漫步在老街上,寻觅着岁月留下的蛛丝马迹,感受着与平日里匆忙节奏不同的那份淡定与从容。一眼望去,斑驳的青砖黛瓦,老旧的临街铺门,无不是经历了岁月拂拭风雨侵蚀后斑驳的模样。屏住呼吸,仿佛依稀还能听见“桐乡书院”里的朗朗读书声和那街道里小贩的吆喝声米坊里的舂米声……闲适安逸的生活气息弥漫在整条老街上……

 

《老街》

 

年华似梦

在流年不断的洗礼中

苍老了不再年轻的模样

在这里

一些情绪

在心里萌芽蔓延

尽管时光斑驳

尽管世事繁杂

安静的老街

光滑的石板路

古朴的青瓦

都是心里一道美丽的风景


 

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当一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上遇到瓶颈时,不妨暂时放下,来到这样的小城、古镇,或是老街走一走,看一看,感受着轻轻浅浅的思绪,享受这独一隅的静好,用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姿态成全人生这一路的风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