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7地质队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地矿文化 > 职工文苑

乘着三月的风去探春——霄坑行

发布时间:2016-04-11 16:14:27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信息作者:周宝 访问次数:1620 字体大小:

 

 

 

 

 

 

早就想去野外走一走,只为清洗蛰伏了一冬在喧闹的都市里吸满雾霾的胸腔。更何况,春天已通过三月的风向我发出了邀请。

与春天在梅村镇霄坑村的邂逅实在是意外,虽只是惊鸿一瞥,但那生活在烟雨诗意江南的春景在我心中却留下阵阵涟漪。

霄坑坐落于九华山脉,东与“莲花佛国”九华山相邻。从池州过去,还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

路上的柏油路有些坑洼,在摇晃中,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派勃勃的生气,整个世界都像从睡梦中被摇醒了。靠近霄坑,车连续翻了几座小山,山靠的如此近,视线总是被浅浅的绿色填满。路边一棵高大的泡桐树,它的新叶还没发出来,但却盛开了一树淡紫色的花。这些花儿顺着光滑又有些灰白的枝条排开,散发着阵阵浓郁的香气,与那些没掉落的碧根果一样的果子一起朝着天。

我想它一定是从春姑娘头顶花环上散落在这路旁。

端的是一棵好花,有诗为证:

穿得一袭紫衣裳,

赛过梨桃胜海棠,

无人识得心不妒,

翘首路边盼周郎。

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正张望间,骤然眼前一亮,一大片开阔的田野出现在群山之间,站在山岗上看,一块块不规整的油菜田与小麦铺在田野上,黄绿相间,顺着一条平坦的路向前延伸,与山顶的蓝天白云在远方交织在一起。成排的蚕豆儿挂着一大串像蝴蝶似的紫白小花摇曳在田埂上。一条小河带着清澈的水,袒露着河滩上的鹅卵石悠然的淌过,伴着岸边嫩绿的杨柳蜿蜒地行进在田原上。山角和路边散落着七八户白墙红瓦的二层小楼,几株嫣红的桃树掩映在房前屋后,构成一幅绝美的田园风光。

一阵暖暖的微风袭来,夹杂着各种花香,花香幽幽的萦绕在鼻间,让人闻到了田野的气息,连那台正在挖沙的红色挖掘机此刻也似锦上添花般地矗立在河边。

我想这块田野一定是春姑娘用上好的锦缎织就的百褶花裙。

好一袭花裙,有诗为证:

雅黄墨绿点绛纱,

汀波为带束婀娜,

宝石镶得七八座,

使得墨客拜裙罗。
     车向山间继续行进,一路上山峰逶迤起伏,林密山高,岩石嶙峋,脚下的柏油小路也愈发的陡峭崎岖,让人心中不自禁地有些惶恐忐忑起来,不再靠着椅背,握紧扶手挺起了腰身。

隐约间,路旁林木间浮现出一条山涧,曲曲折折地依偎群山怀抱里。在平坦处,流水潺潺,积成一汪蔚蓝的潭水,清冽见底,将身边的景色都影映到潭面。在陡峭处,奔腾跳跃,弹起清脆的乐章跳起不歇的舞。

我想那一定是春姑娘柔顺的秀发。

真是好泉,有诗为证:

春风化作万千丝,

汇成涓水石上流,

莺歌燕舞向东去,

为解迷误愿断愁。

继续向山顶走,一路上涧水相伴,还有被树木竹林掩映的村庄和小块的茶园。这些村庄以坐落地海拔划分,山脚下为一队,随着海拔升高,依次看到二队、三队、四队……,村口多挂着某某茶叶公司的招牌。这些村庄田地贫瘠,主要产出是茶叶、竹笋、山货与竹木。

路越来越陡,驾驶员也不再说话,两边落差大的地方约有百十多米,林木遮挡,不可见底。

从进山大约又走了一个小时,车终于停在一家农户门前。这里山势陡峭,却傍山建了有十几户人家。四面都是山,山坡上有大片原始森林和竹林,还有生长在乱石间的茶园。

为了近观林边的那株火红的杜鹃,我踏进茶园小心翼翼的向它靠近。须臾间,一阵山风拂面吹过,吹得人心头一怔,倍感精神。那竹林和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像是春姑娘在耳畔轻声的呢喃。

从茶园下来,走进一家茶庄,四五间白墙的房子,倒也明亮,茶老板用涧水泡上一杯上好的新茶。坐定品茗,观看山景,心中惬意无比。

怎生个惬意?有诗曰:

杜牧千年饮愁酒,

后世周郎乐品茶,

一草一木皆是景,

知足常乐方潇洒。

(周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条: 游桐城
下一条: 再见再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