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7地质队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地矿文化 > 职工文苑

难忘“打”饭经历

发布时间:2012-09-13 10:50:24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信息作者:戴舒生 访问次数:2069 字体大小:

我是上世纪80年代上初中时才吃食堂的。中学坐落在离家五里路远的一农村偏僻小山洼里,中午回家吃饭路太远,特别是下雨天,黄黏土一脚下去最浅都齐脚腕,有时脚拔上来鞋子还留在泥里,走路的辛苦可想而知。于是中饭就在学校食堂吃了。所谓“打饭”就是买饭。

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到了上午第四节课时我和很多学生一样很饿,听课不能集中精力,况且这时还能闻到学校食堂飘来的饭菜香味,一阵阵直让人魂不守舍。还好,学校安排每星期上午第四节课是自习、体育和数学。上自习和体育课我们都可以在没下课时偷偷去食堂排队。碰到哪天打饭的师傅心情好,提前拉开小窗口,等下课铃响时,我们已端着饭碗边吃边说笑了。提前挤在窗口边等着打饭时,冷不防也被老校长捉住过几回,同学们一哄而散,背后却留下了他一连串严厉的呵斥声。遇到最后一节是数学课,我们就想方设法坐到教室最后一排位子上,等下课铃声一响,老师还没走出教室,我们已从教室后门撒开腿冲向食堂。

从教室门口到食堂是一个小下坡,冲刺般的速度跑下去要想收住腿很不容易,因为整个身子还在运动,很多人在转弯进食堂大门时还要跌一跤,接着扑向打饭的窗口。打饭的窗口有两个,大约一米五的高度,很小,只能容下一个人的头伸进去,里面还有一个小门。等听到食堂打饭的师傅开此门的响声,窗口拥挤的人群又增加了力度,挤得更紧。如果挤在人堆里,力量不够的话,还会被刚刚买到饭的人带出来。我打过饭从人堆里挤出来过,心慌气喘,感觉人都要崩溃了。

我们平时没打饭前还会把瓷饭缸子敲得当当直响,边敲边喊着那个时代已开始出现的话语“打碎铁饭碗。”我想如果饭碗真的被敲碎了,那么中午就会饿肚子。打过饭后,就显得比较悠闲。可以在食堂卖菜的窗口买菜。食堂的大铝盆里的蔬菜要么是白菜,要么是粉丝,冬天永远是炒藕丝,永远是五分钱一份,分量不少,一大铁勺。碟菜就是装在小瓦碟里的荤菜,二角一碟,有红烧肉、炒肉丝、红烧鱼,香气扑鼻。碟菜贵,父亲让我一星期吃两回,我和要好的同学每天合买一份,两角钱吃两天,因为那是美味,要细细品尝啊!有时在家里用小玻璃瓶带点菜,记得祖母有天在我早晨上学前偷偷塞给我三个熟的咸鸭肫,中午吃饭时我吃到嘴里觉得太干太硬,费了好大事才吃到肚里。

我们喜欢把饭端到学校门口的水塘边上,其实等走到那里,饭也吃得差不多了。水塘面积很大,水浅而清,四周荒凉。不过,靠近学校岸边用水泥修了长长的台阶。把饭粒撒入水中,就有小鱼争抢,看得我们十分高兴。

中学打饭的经历已过去很多年了,但却点点滴滴印在脑海里,让我难忘。

(本文刊登在《国土资源报》2012年8月29日8版副刊版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