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杰在野外一线进行物探
我是胡俊杰,一名用脚步丈量山河的物探人。2011年6月,我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后,带着对地质科学的热爱走进队工勘院物探所这个大家庭,至今一直从事地球物理勘查工作。十五年栉风沐雨,我的故事始终围绕着同一个主题——如何用物探技术聆听大地深处的脉搏。
自入职以来,我平均每年270多天跋涉在山川沟壑,作为项目负责累计完成了近300个物探项目。经过多年的坚守与付出,我获得了单位领导、同事们的肯定,赢得了同行的赞许。2024年获得湖北客户单位“年度工程建设先进个人”时,我站在台上捧着那本证书——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更属于整个团队用无数个通宵达旦换来的响亮招牌。
让我难忘的是2022年那个夏天,旌德县S207道路K0+850里程段突发路面塌陷,我带着团队第一时间赶往现场,通过物探手段在第一时间为业主查明了路面发生塌陷的原因,并提交了成果,得到了充分认可。正是凭借一次次的口碑积累和物探所多年的技术积淀,使得我们“打通行业上下游壁垒”的设想在一步步成为可能:在该项目的后续技术服务以及与业主交流的过程中,得知本项目需开展勘察及设计工作时,我第一时间向上级汇报并得到全力支持,促成了后续的“旌德县S207线路面塌陷区勘察与设计服务项目”的承接。2023年6月,工勘院物探及测绘两部门通过专业互融、双擘联袂,中标《旌德县S207线路面塌陷区治理项目》中的多个子项目,累计中标合同额达230余万元,该项目完成了从“前期的物探勘查、中期工程勘察及设计、后期注浆质量检测与变形监测”等多专业、一体化跟踪服务的全过程。至此,我们在“打造地勘专业全过程、一体化经营服务模式”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为后续地勘专业持续探索“多专业融合、全过程服务”提供了典型案例。
物探人的使命不止于技术突破。2020年长江汛情告急时,我主动请缨带队排查堤坝隐患。在无为市泥泞的江堤上,我团队利用物探高科技手段追踪管涌点和渗漏通道,排查了无为市高沟镇、刘渡镇、泥汊镇、姚沟镇、黄雒社区等五个镇下辖十个重点区域内近20公里的的长江大堤坝基隐患,为防汛应急抢险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导意见。事后,无为大堤防汛指挥部专程来我队送来了题有“大堤卫士 勘查尖兵”表彰锦旗。
如今我已成长为一名高级工程师,习惯了清晨山间的朦胧气息,也习惯了帐篷里的泡面简餐。获得局技能大赛团体奖时的欢呼,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时的欣喜,都比不上项目完工时团队成员的笑脸。每当仪器传来地下结构的反馈,我总觉得那是大地的心跳——而我们的使命,就是做最忠实的聆听者与守护者。
(讲述人:工勘院物探分院 胡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