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7地质队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地矿文化 > 职工文苑

难忘的记忆 永远的情怀

发布时间:2013-03-13 11:05:25 信息来源:原创 信息作者:戚跃春 访问次数:2383 字体大小:

难忘的记忆 永远的情怀

 

《我心中的嫂子们》读后随想

 

 

时光在变,有一种情怀永恒:致敬,地质队员嫂子们!

偶览我曾经工作过的单位——安徽327地质队网站,日前有幸拜读了老书记王荣耀的回忆文《我心中的嫂子们》,思绪联翩,感慨万千,令我久久沉浸在同样的美好追忆之中。

跟随王书记的回忆,我得从这时说起。1981年,我们一批从南京地质学校毕业的学生分到了庐江327地质队,住在二十里铺大队部等待分配工作。我清楚记得,工作伊始,遇到几次参加钻机搬迁活动,除了男同胞们外,就是干劲十足的嫂子们,她们搬运奔跑的豪情干劲令我由衷钦佩,后来在我所经历的多次钻机搬迁中,嫂子们乐观无畏的精神无疑是一面感染着男士的旗帜,特别是令我们这些刚步入地质生涯的学子深有感触:地质嫂子,坚强如山,朴实能干。

激情燃烧的岁月已然远去,但光荣与梦想的美好守望却难以磨灭。在我的印象中,地质队员的嫂子们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跟随丈夫辗转奔波,她们情系地质,视队如家,积极参加队上的各种劳动,不计较报酬多少。在她们看来,地质队就是永远的家园和寄托;一是分居两地夫妻,嫂子们偶来队上探望,在艰苦条件下住上几天或十天半个月的,夫妻相敬如宾,相抚相慰,令人感动的是工友们亲热有加,以酒以菜相待,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而每一次这样的相聚,都会成为队友和同伴们的一次精神激励。我在庐江黄屯岳山铅锌矿钻探工地当地质编录员那会儿,与一位钻探工住在老乡家里。他平时爱喝酒,工作也不在状态。后来妻子大老远来过几次探访,促使了他安心积极工作,他的爱人满怀辛苦而坚定操持着一大家的情怀令他泪流满面。

庐江黄屯、泥河、沙溪、七桥等地都曾经有过我的工作足迹,热火朝天的钻机搬迁、你追我赶的手肩搬运、欢歌笑语的上下装卸,等等场景至今记忆犹新,特别吃苦耐劳能战斗的嫂子们如影随行,如同“娘子军与汉子们不分上下,每每令人感以忘怀。

    读着王荣耀老书记的回忆文《我心中的嫂子们》,不禁勾起了我不尽的追忆。1988年我离开327队到庐江地方工作后,每每遇到昔日的战友,都会把酒畅谈一番。我释然感慨,地质人山野相伴,无论是老的还是年轻的,纵然常年在外奔波,但都怀揣着对家的一份美好,因为那里有嫂子们永远的坚守与微笑。

几十年过去了,当年与地质队同甘苦共奋斗的嫂子们如今已是老太太、大姐们了,其中有的已经离开了我们。我在曾经执笔撰写327队成立30周年队史中记录过一段篇章:铁姑娘突击队。现在我想,那些曾经陪伴支撑327队走过艰难历程的嫂子们,将永远成为地质人的骄傲。还是老书记王荣耀说的好:随着时光的流逝,当年嫂子们参加轰轰烈烈的劳动场景,已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但我觉得,我们这些过来人和后来人,应该不能忘记那些当年与地质人同甘共苦、为地质队做过贡献的“半边天”。

纵然离开327多载,但情怀依旧,那山、那风,那些人、那些事,特别是所有付出汗水的嫂子们,都将成为人生美好的追忆。

 

(本文作者戚跃春,系1981年南京地质学校毕业生。现就职于安徽海臻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肥分公司总经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