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7地质队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党群工作 > 青年工作

我队青年职工汪茗祥被团省委评为“创业创新好青年”

发布时间:2016-03-07 17:17:19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信息作者:队团委 访问次数:2156 字体大小:

 

 

 

 

汪茗祥(右一)在机台与施工人员讨论钻探施工事宜

 

 

 

我队青年职工汪茗祥被团省委评为“创业创新好青年”

 

近日,我队青年职工汪茗祥在安徽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争做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活动中脱颖而出,被团省委评为“创业创新好青年”。 

做爱学习的“用心人”

今年刚刚三十岁的汪茗祥我队岩土公司钻探工程处一名技术员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庐枞地区钻探一线工作,曾先后担任技术员、专职安全员、项目经理等职2013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几年的工作实践,让他深刻认识到,要想树立党员形象,在群众中树立威信,进一步干好本职工作,就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学习、提升素质、勇于开拓、甘于奉献。

2009年,汪茗祥从钻探专业毕业,由于当时的钻探工程处刚成立很多制度和人员不够完善。汪茗祥被分配过来,没有工作经验的他一开始就是每天装卸一些生产上需要的材料跟着老师傅们后面到各机台检查安全和生产技术方面的工作那时候,他还有一个习惯每天带一个小本一支笔,记一些工作方面的方法工艺,哪怕即使是一句话一个示意图,但工作经验就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这样的工作态势维持了近一年的时间。

做爱思考的“推新者”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由于钻探工艺的更新和钻孔设计的加深,汪茗祥碰到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就是深孔封水泥。虽然水泥封孔是护壁和堵漏的好方法但机台人员真正操作起来封孔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可以说就是不成功。有时水泥到不了理想的位置、有时水泥的强度达不到白白浪费了时间和材料。大家都很着急,为什么就是搞不好呢?肯定是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或者是没有做到。在机台工作的钻探施工人员,大多凭借的是工作经验,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汪茗祥参考相关书籍,仔细对照施工流程,大胆开始尝试第一次以为首的封孔作业——穿着工作服从水泥的搅拌水灰比控制水泥的灌注及顶替水的多少每一个环节都自己参与一切都做好了剩下就是等待了。结果终于出来了没有出现以前的失败情况孔里问题解决了!机台的施工人员说:“小汪,这次你搞的有效果!”接下来,汪茗祥还将此方法在其他钻孔施工中推广,为地质找矿钻探验证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钻探施工是24小时连续作业遇到问题随时要解决。汪茗祥多次都是整夜在机台,作业人员8小时一班,可他却常常一个班十几个小时。在这过程中也出现过许多钻孔施工问题,和同事们一起讨论分析最后都一一解决。最多时有50多台钻机同时施工分布较为分散。汪茗祥察觉出,要是几个钻机一起出现问题,他也跑不过来于是把总结的封孔注意事项、计算公式、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这些都用文字的形式打印出来,分发给机长和操作人员,让他们自己学习不懂的地方和他们一起讨论学习经过一段时间,钻探机班长们也掌握了技巧和方法。

做爱实践的“小师傅”

2014年5月,汪茗祥所在工程处中标金寨沙坪沟钼矿主井勘探工作。作为青年骨干,汪茗祥主动前往生产一线负责现场协调、施工技术和安全工作。

施工地点处于大别山深处,生活条件艰苦,生活用电都没有正常保障,交通不便。钻探设备动力主要靠一台120KW的柴油发电机组。柴油要到10多公里的山下小镇上购买,在当地租用一台三轮车运输柴油。山路崎岖,到了下雨天更糟糕,遇到一段小陡坡还要几个人推,平均3天就要下山一次来回20多公里的路程要三四个小时。由于设备老旧经常出现故障,等待机修师傅来修需要1-2天时间在等待的过程中,汪茗祥找来说明书打电话请教老师傅自己琢磨从来没有这方面经验的他,只有用排除法,检查水、油、电路,小问题一一被他研究解决了。

又一次,控制箱里的线路全部烧糊了那是50多条错综复杂的线路啊,看着都眼花缭乱。汪茗祥心想这下完了得耽误好几天时间啊——等控制箱发货等专业人士安装工期那么紧,怎么办?汪茗祥大胆找来工具,抱着死马当作活马医的思想:“反正也是坏的大不了搞不好呗!”然后一根根的线路拆,一根换一根,花了4个多小时将控制箱内的线路全部换掉!并且,启动后能够正常运行!不仅为施工节省了时间,还节约了两千余元的控制箱费用,大家意外地称赞汪茗祥:小师傅,想不到你还是多能工种嘛当时的汪茗祥,心里美滋滋很有成就感。“技多不压身”,以后,他坚持多看多问学习,留心掌握行业的其他技术,并且遇到问题大胆尝试。

做爱钻研的“发明者”

金寨沙坪沟钼矿主井勘探钻孔在300多米的时候由于地层坚硬,用很多钻头试用效果都不理想,每天施工不到2米。按这样的速度,将要超过工期2个多月,而当时他们并没有在这种地层施工的经验。汪茗祥临近机台请教,也都还是磨钻头的老方法,一天下来也就7-8米。汪茗祥经过深入思考,觉得只有从钻头方面想办法,自己设计了几种钻头打电话联系生产厂家做了几个试试。结果效果很明显进度也快了一天可以施工30米左右。而且,钻头寿命也增加了,加快了施工进度减轻了劳动强度。我们施工的主井要求终孔1000米的孔深不能偏离设计靶点的15米换算顶角不能超过1°之内这样的要求在钻探施工非常严格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汪茗祥泡在机台上,严格要求操作人员按照规程施工并用仪器跟踪监测发现有角度偏大情况随时调整操作规程。到终孔时,全孔测量偏离最大才7.8米。与同时期施工的钻孔相比,该处完成工程量最大、质量最好、进度最快,得到了业主的高度好评和肯定。 

 目前,汪茗祥还是一如既往地奋斗在地质钻探施工一线,每天往返于各个机台之间,立足岗位,创新创造,将自己青春的智慧与汗水洒在这片沃土之上,奉献给祖国的地质事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