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电视其实是一种摆设,并非电视节目不够精彩纷呈,在如此信息化的时代,电视越来越智能化,只要你有空闲,都有合适你口味的节目。我家的电视是种摆设,主要还是儿子学习,怕影响到他,只有忍痛割爱自己先做个表率。但你总得陪伴儿子读书写字的寂寞吧!
在等待的这段时间,我也没有白白浪费,多年养成的习惯——和衣靠在床上,拿本书借着灯光,浏览起来,依我自己欣赏的口味,打动我心灵的书,我会仔细的悦读,而且不止一遍。在记忆力已经褪化比较严重的今天,能将书看到合上书,知道书中内容相对照的章节,已是件不容易的事了。在这些如此熟读的书籍当中,能有如此幸运的书不多,而《瓦尔登湖》又是一种例外。初识《瓦尔登湖》是在一次文学聚会上,一位亲身说法的作家,他向我们介绍了《瓦尔登湖》。《瓦尔登湖》是他的枕边书,言下之意,在当下诸多的书籍当中,《瓦尔登湖》给他带来了与众不同的快乐。事后,我一直想着这本书,后来通过一位比较熟悉网上购物的朋友在网上搜寻了一本《瓦尔登湖》。很普通的一本书,没有大部头的感觉,像一本课本一样的简单,没有华丽的装帧。书面很简单,上蓝下白,蓝居多,在蓝色图案上由白色点缀了一棵小树和黑体加粗的书名。作者是美国亨利·戴维·梭罗,我嫌他的名字比较拗口,只简单称为梭罗,可能读过这本书的作者大多会与我有同感。
我看书有个习惯,先看内容,再看简介,将我看书的心得再与别人的介绍对照一下。看有哪些共同点,如果有幸共同点比较多的话,说明我也有点欣赏力与人共鸣。对书中的不同见解,可以保留在心里,有机会与别人再探讨这本书时,不妨说出来算种交流,在交流中相得益彰。《瓦尔登湖》是种比较难读的书,在第一次悦读后,你会云里雾里,不知所云,除优美的文字与自然风光的描写与众不同外,你可能收获也仅在如此。而第一次的阅读还给我留下了另外一种印象:梭罗先生对中国的古典文学有一定的研究,在他博览的群书之中,应该中国古典文学对他影响至深,对我这样一个中国人来说,自叹弗如,书中孔子的儒家思想信手拈来,比比皆是,而且运用得恰到好处。除孔子的言论外,还有一首比较有名的刘禹锡先生《爱莲说》中的精彩摘要。梭罗先生的思想浸透了中国的文化,他在中国古老文化中汲取了影响。也许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观,至于写作的动机是否受到中国文化的指正,应该有这种可能。
读《瓦尔登湖》,你不能操之过急,它不是一篇通俗小说,自然风光的描写过多。你如果沉静下来读,从梭罗的文字描写当中你有一种身临其境之美,仿佛这不是书,而你就是书中的梭罗正在与自然和平共处,享受一种人生幸福的常态。梭罗先生对人生超凡脱俗的顿悟,对于我们今天在喧嚣的滚滚红尘中,你迷失的心灵也许找到了停靠的港湾。梭罗并没有教你去如何适应社会,而是让你在自然中找到一种适应社会的能力,在自然中净化你的心灵,让心灵在自然中找到灵感,自然中找到力量,自然可以改变一切。相对于人类长河中的一生,人应该不是享受社会,而是创造自然。
梭罗的一生是反抗的一生,又孤独的一生。文如其人,在字里行间,处处能见人性最纯真的一面。而这种纯真当然又与喧嚣的社会格格不入。所以他又是孤独的一生。梭罗将他的这部人类自然文字的代表留给了后人。生前这本书并没有留下太多的注目,几十年后,人们在喧嚣的忙碌的社会中想停下来,寻找心灵的宁静与寄托时,有幸发现了这本书,激励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经济挂帅的社会,对社会与人生做一次又一次的思考与反省。向往宁静的大自然,意想返璞归真,探索人生真谛,沉淀自己的心灵寻找自然与社会和谐的密码。
梭罗用两年与世隔绝的苦行僧的人生经历,历练与自然和谐地共生,凡人无法承受的寂寞终于让自然又多了一位大地的儿子。《瓦尔登湖》以它的小巧在人类的悦读书库中留下了自己独立的一席之地,它与那些历史巨著一样,增加了一份人类的精神食粮。我有幸悦读了《瓦尔登湖》,《瓦尔登湖》也有幸成为我的枕边书。它像一杯浓茶,清香淡雅,让你躁动的心灵久久难以平寂。打开你思维的瓶颈,让前途茫茫仿佛一颗心划亮星空,点亮你睿智的心灵与观察的目光,让人生华丽地转身。奔向心灵的宇宙。
(本文获《合肥晚报》“一本难忘的书”征文优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