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组部分工作场景
日前,我队地勘院赴非洲找矿项目组顺利回国。该项目组在为期三个月的工作时间内,顺利完成了非洲坦桑尼亚卡塔维省姆潘达地区PL5141矿权区铌矿勘查及马拉省穆苏马地区PL8470、PL8510两个矿权区的1:25000地质测量。
今年7月29日,我队地勘院职工张明、仇厚文、涂文传、李道志、袁良喜5人赴坦桑尼亚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在局海外投资公司驻坦桑尼亚分公司富诚公司及我队的领导下,项目组成员在蝇虫满天飞、相对高差400米以上的工作区内,克服语言、交通、饮食等诸多不利条件,发扬地质人“三光荣”精神,在三个月时间内,对坦桑尼亚PL5141矿权区(姆潘达)2012年度通过岩石剖面测量和TC801探槽工程揭露发现的铌矿化异常段进行评价,共计完成1:2000铌矿剖面测量4千米,取样152件;1:25000地质修测10平方千米;探槽5条,计750立方米;刻槽取样97件。在PL8470(穆苏马)矿权区,完成计划的51.25平方千米的1:25000地质测量。在PL8510(穆苏马)矿权区,完成了计划的14.22平方千米的1:25000地质测量。至2013年10月26日,项目组圆满地完成了2013年度工作任务。
通过勘查工作,在卡塔维省姆潘达地区PL5141矿权区共发现2层含铌钒金红石白云石碳酸岩、白云方解碳酸岩矿化层,自下而上分别为Ⅰ号和Ⅱ号矿化层。其中,Ⅰ号矿化层Nb2O5平均含量为0.19%,已达工业开采品位;Ⅱ号矿化层预计可获得一处中型规模左右的铌矿床。马拉省穆苏马地区PL8470矿权区为坦桑尼亚太古代主要含金地层,周边有大量当地人采金点。经勘查,该地区PL8470、PL8510两个矿权区均具有寻找金矿潜力,有待进一步工作。
(图片由项目组成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