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经过激烈的竞争和严苛的评审选拔,安徽省共脱颖而出60名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全省地质勘查行业唯有省地矿局327地质队林宾1人位列其中。
林宾,现为安徽省建设厅、国土资源厅专家组成员,被聘为中国建筑学会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西部探矿》编委、安徽省建设科技委员会委员、合肥工业大学资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参加了安徽省地方行业规范规程标准的审查工作。理论和实际工作业绩斐然。
合肥市属地下水贫乏区,也是地热盲区,在合肥市寻找地热难度极大。2002年以来,林宾同志负责的合肥市地热资源调查工作,却基本查明了合肥市西部地区地热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岩层热物理性质,证实了合肥地热的存在并初步圈定了地热异常区两处,为进一步探明合肥地区热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他负责的肥东店埠地热调查经过钻探验证,取得了较好成果,发现了地下热水单井涌水量432m³/日,合肥市滨湖新区也相继发现了35℃的地下热水,实现了合肥地区寻找地下热水的重大突破。期间,林宾同志还主持了革命老区安徽省金寨县天堂寨风景区西庄地热资源勘察项目,探明水温54℃、640m³/日的地热资源,获得十五期间安徽省勘查成果奖,创造了极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老区开发做出了特殊贡献。
合肥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总库容达1720万m³,可填埋垃圾总量达1.5亿吨,服务年限23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规模大、场地复杂、防渗要求高,是安徽省首例也是国内少有的勘察项目,具有极大的挑战性。项目组在林宾同志带领下,组成技术攻关团队运用多种技术工艺手段,攻坚克难,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为保障现代化大合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该项目成功地解决了破碎花岗岩及多断裂的渗透性技术评价问题,在省内乃至全国均处技术领域领先地位,获得2005年安徽省优秀勘察设计大奖。
2004年,林宾同志主持合肥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及预警系统项目。该项目为当年全国省会城市中率先实施的新项目,采用了地质灾害与气象预报相结合的先进数据库模型,对合肥地区地质灾害类型、规模、危害程度、形成条件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划分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建立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和合肥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及预警模型,为合肥市国土规划、城市建设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支持,其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获得2007年度安徽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并上报国土资源部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