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书活动中,我阅读了《中国共产党90年学习读本》,通过系统了解我党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受到深刻教育与启发,现概述以下几点读后感。
一、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代代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上下求索,艰难追寻。但是历史事实说明,近代的农民阶级、地主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无法承担起民族振兴的重任。
中国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探索和酝酿建党事宜。同年8月起,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及日本东京、法国巴黎相继成立。1921年3月,在俄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必要的准备。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新中国成立之前,党在革命的紧要关头先后开过七次党的代表大会,领导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运动,引导中国革命的航船乘风破浪。历经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第一次国共合作及大革命高潮、北伐战争、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及大革命的失败、艰苦卓越的土地革命战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井冈山的斗争、红军五次反“围剿”、长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通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终于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举国上下欢腾鼓舞。
二、 中国共产党率领人民,取得新中国建设的辉煌成就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贫穷落后,党面临着国内外的各种严峻挑战和困难。党领导人民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巩固新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经过三年的恢复和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实现我党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要求,1953年1月1日,我国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期间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这大大推进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从1949年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彻底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顺利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度,在中国确立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
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在北京召开,科学地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为社会主义时期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从1956年到1966年文革前,是党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十年。我国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农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取得成效,提高了农产品及副产品的产量;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等……。我国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是在这个时期培养和积累起来的。
历经了“文化大革命”、林彪集团覆灭和“四人帮” 集团覆灭,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要求全党恢复和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在企业试行经济责任制、肯定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创办经济特区等改革开放的举措开始迈步。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明确了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指出从1981年到200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战略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之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编制和实施了“863计划”,缩小了我国同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
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党的基本路线,确定我国大体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等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针,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比较清晰的轮廓。到1990年底,我国“七五”计划胜利完成,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党的十三大确定的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目标提前实现。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确立了新的理论,指明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到1995年,我国经济提前实现原定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之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把握新的机遇,迎接新的挑战,取得了各方面新成就: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党提出的“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构想,分别在香港和澳门变成了现实……。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党注重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顽强地战胜了连接的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成就。2008年8月在北京成功举办奥运盛会,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并取得了51金、21银、28铜,位居金牌榜首位的优异成绩。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又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
总之,中国共产党正领导着中国人民不断夺取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新胜利,祖国的建设面貌日新月异,国防科技日益先进强大,城乡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普片得到很大提高。
三、自觉做“四有”公民,成为有益于祖国和人民的人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越的斗争,是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献出宝贵的生命,才迎来了新中国,我们应珍惜来之不易的红色江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开辟曲折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克服重重的艰难险阻,才取的祖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我们应珍惜来之不易的的幸福生活。为了实现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我们应自觉地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跟党走。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我们应自觉地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成为一个有益于祖国和人民的人,努力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写此读后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迈过91年诞辰,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