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7地质队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地矿文化 > 职工文苑

职工散文选集之一

发布时间:2011-02-28 19:40:04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访问次数:2809 字体大小:

写在前面的话

为进一步展示、提高我队职工文化生活,从现在起,我们将陆续将我队职工在业余时间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书画、摄影等文艺作品登载到本栏,供大家欣赏。欢迎广大职工积极提供作品,以丰富我队职工文化生活。

 

 

 

春天,真好

张 璇

 

残雪消融,褪去了冬季的光华;落叶轻舞,留不住离去的脚步。没有雷声,没有雨儿,春天,又悄悄地,悄悄地来了。

那枝头的一抹嫩绿,迫不及待,传递春的讯息;石缝里的小草,伸着懒腰,尽情享受着暖阳的抚慰;静谧的小河,又拨动起她那美妙的歌喉;梁间的燕子,细语呢喃,诉说着她的故事……

你看,那淘气的春风,一会儿用她那温柔的手在行人的脸上抚摸,还逗弄着他们的发丝;一会儿又翻个跟头,去河面掀起阵阵涟漪;一会儿又去田野间嬉戏,挑逗着桃花羞红了脸,一会儿又转了个圈儿,轻摇着纤细的柳枝跳起曼妙的舞姿。

春天真是神奇!一眨眼功夫,已是草长莺飞。牛背上的牧童在吹着悠扬的短笛,农民们在翻耕着肥沃的土地,播撒一年的希望;此时,烟雨正朦胧,雨声与蛙声共谱着春天的欢歌,大地呈现出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这是一年里最美好的季节,大自然在这个时刻展示着它无与伦比的美丽。

这里有“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柔美,也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俏丽;
这里有“竹外桃花三两枝”的疏朗,也有“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浓情。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还有比这更美的景色么?

我爱春天!春天,真好!

 

 

 

“千挑万选”的儿媳情

戴舒生

 

父母在城里住不惯,到我这住几天就坚决要回乡下。春节快到了,我特地回乡下一趟,想送点钱给父母,可他们就是不要:“我们不缺钱花。”

回城后,妻子和我商量:“要过年了,还是给他们买几件新衣服吧。”问了父母衣服的尺码,一天妻子在商场打电话给我:“我在商场选大衣呢,看了好多件,就这款颜色不错,老年人穿特别合适。”

第二天一大早,妻子把她“千挑万选”的新衣服送到汽车站,托往老家去的汽车司机捎回去。回来后面带喜色:“这回二老肯定高兴,特别是给妈的那件大衣颜色,多合适啊。”

下午看到她失落的样子,我心里猜到了八九分。“你爸真是的,来电话说我给母亲选的大衣颜色不好看,要我去换一件格子的。这下有点麻烦,我要托人带来,换好还要再带回去。还不知道去商场是否给调换。”我知道父亲的脾气,肯定一句好话没讲还挑尽了毛病,还说了乱花钱的话。我说:“不行我打个电话回去,儿媳妇孝心,怎么就得不到一句好话呢?”没想到妻子宛然一笑:“你这样说,二老肯定生气。也是我的不对,我选衣服的颜色也没和他们沟通,就自作主张。算了,还得抓紧去时间换。”

衣服换了送回去后,又接到父亲的电话:“我说吧,你妈穿格子的大衣挺好看的。”看到妻子如释重负的样子,我连道辛苦,她却说:“我父母已不在世了,我多么想念他们啊。现在,我要做的就是要让你父母高高兴兴。”

 

 

  

打蒿子

戴舒生

 

    在我家乡,每年春节后至清明前,人们喜欢采摘一种叫蒿子的野菜。这时候的蒿子,叶子和茎只有寸把长,柔柔嫩嫩、肥肥软软,叶子背面长满了白茸茸的毛。

在老家,采摘蒿子被称为打蒿子、掐蒿子。蒿子就是青蒿,菊科植物,不但解热抗菌,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它对心血管系统有保健作用。

幼时每逢正月天晴,父亲没事总会带上全家去野外踏青。只要听到父亲不经意说:哎,蒿子都长这么大了。我们就回家取篮子和剪刀,准备打蒿子。

掐蒿子是个细心的活,我们兄妹年龄小,认不太清蒿子,经常将蒿子连同杂草一起掐进了篮子,加上一边打蒿子一边疯玩,掐了半天,蒿子也只够盖篮底。而父母亲一会儿就掐满一篮,清清爽爽,没有杂草,整整齐齐码在篮子里;闻一闻,蒿子特有的香气混合着阳光和纯净空气的味道,芬芳扑鼻。

人们掐蒿子是为了做蒿子粑粑或者蒿子饭。蒿子粑粑清香宜人,鲜美爽口,是初春时节的超级美味。

做蒿子粑粑并不复杂,但很费工夫:先要择去较老的叶子和茎,清水洗净,沥干切碎后放到盆里用力揉,然后,倒掉揉出的又苦又涩的墨绿色蒿子水,再把咸肉、生姜、干辣椒切成小块,放在锅里炒出油,把米面和揉好的蒿子混在一起,加上水,下锅后用力搅拌,等到面粉有几分熟,盛入盆里,做成小餠状,再一个个贴入烧烫的锅,浇一点水,盖上锅盖,用中火烧到香味溢出,揭开锅盖,热气腾腾的蒿子粑粑就出锅了。这时,得赶紧趁热吃,粑粑贴锅的一面有焦黄香脆的壳,不贴锅的一面又软又糯,口感好极了。

蒿子饭做起来就简单多了:把少量揉好的蒿子连同米一起下锅,再放几小块咸鸭肉,上水煮成蒿子饭。煮好的饭呈柔柔的绿色,泛着透明的光,咸鸭肉和蒿子独特的香味沁人心脾,吃起来唇齿留香,其味无穷。

故乡有个风俗,清明时须吃蒿子粑粑,目的是粑魂。据说,蒿子的香味能吸引世间的人,不至于在三月三鬼节这天去阴间看热闹忘了回家的路。这不过是一个传说。我想,对于远离故乡的人们来说,吃蒿子粑粑有更深的意义:蒿子的香味能守住缕缕乡魂,守住最值得留恋的乡情。

 

 

 

感受幸福

王宏霞

 

如果有足够多的闲暇时间,我很喜欢观察身边的男男女女,这个习惯在学生时代似乎就有。

现在的城市总是繁忙而浮躁,永远是满大街的人,满大街的车,满大街的嘈杂之声。无论我什么时候出门,总觉得拥挤而心慌。匆匆来又匆匆去的人,一个个都是冷漠的表情。也许是疲劳,也许是烦闷,连微笑也变成一种奢侈,而我多想上前问问:“你幸福吗?”

幸福越来越像个奢侈品了,总是在微小的细节一闪而过。那种温暖的感觉在忙忙碌碌的兜转中稍纵即逝。

新片上映,有人打电话邀请一起去看,这是小幸福。

有人请你吃亲手做的菜,抑或是有人吃你亲手做的菜,这是小幸福。

和朋友死党闲暇时小聚,喝杯茶,这也是小幸福……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该给自己列一张关于小幸福的清单。也许它只是你窗外绿树红花的美景,是你每天都能呼吸到的新鲜空气。你不曾挨饿,你有栖身的房屋,你有一份可以安身立命的工作,你与家人朋友相亲相爱……所有的这一切,构筑着我们的生活,成就着生命里的幸福。

作家史铁生的《病隙随笔》里有一段话: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是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到不咳嗽的嗓子是多么安详。现在动不了了,才知道只要健健康康,活蹦乱跳地活着,是多么幸福!

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越来越渴求幸福。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奢望幸福的。因为这两个字本身就给人很温暖的感觉。奢望,是的。因为不少人都觉得不幸福,或者不够幸福,或者不知道自己是幸福的。不要失去感受幸福的能力。因为,幸福,是属于懂得幸福的人的!

 

 

 

冬夜随想

王宏霞

  

冬夜的街道,人影寥寥。空气里弥漫着寒冷的味道。

也许,这个季节,你的梦不许我的轻踏。牵一片夜的梦魇,抖落一身的寂寞。

与冬的约定,是我无法抵挡的诱惑。漫过时光与等待的渡口,静静地绽放。

灿烂只是短暂的瞬间,犹如流星划过一般,黑夜之后,逝去了所有。

平平仄仄的字句,涂抹不了冬夜的色调。无眠的梦,在等待谁的轻敲。

淡淡地尘埃落定,等冰雪消融,等春暖花开,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邂逅。

 

 

 

淡忘应该忘记的…

程卫国

 

学会淡忘,让我们远离烦恼与痛苦——题记

 

在人生中,我们都有可能遇到坎坷和不幸,可能遇到无端的误解和不公允的际遇,可能会有名利得失和荣辱毁誉...

如果这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我们不妨学会淡忘。挥一挥衣袖,淡忘所有应该淡忘的一切,可以让我们去除很多烦扰与伤害。淡忘功名利禄,我们就不会拥有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与悲凉;淡忘曾经的痛楚,那将有助于我们寻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幸福;淡忘过去的成功,那将有助于我们攀登人生新的高峰。

有一则故事很好的诠释了淡忘的意义。

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与丈夫因为一件小事发生了纠纷,丈夫独自回到卧室,闭门不出。女王回卧室时,只好敲门。

丈夫在里面问:“谁?”

维多利亚回答:“女王。”

卧室里悄无声息,房门紧闭。维多利亚只好再次敲门。

里面又问:“谁?”

“维多利亚。”女王回答。

房门依旧紧闭,里面没有动静。维多利亚只得再次敲门。

里面再问:“谁?”

女王柔声回答:“你的妻子。”

房门悄然打开。

这则故事说明,要想家庭和睦幸福,在进门之前,就应该把各种职位头衔扔在脑后,更别说进卧室了。在家人面前,你只是父母的子女,子女的父母,爱人的爱人,其他的身份都应该也必须淡忘。

淡忘是人生走向成功、幸福、快乐的一条捷径,虽说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过去的一切总是在我们的脑海里刻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淡忘应该忘记的也只是偶然才能实现。但我们还是应该学着淡忘,超越环境与自身的束缚,释放出最大的能量,让人生多一点洒脱,让生命多一点色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